建筑垃圾处理产业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企业所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天然资源、人口、气候以及非技术人工、融资等等;高级生产要素包括高级人才、科研院所、好的教育体系、现代通讯的基础设施等等,需要在人力和资本上先期大量投资才能获得。现代社会,高级生产要素则口益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生产要素是建筑垃圾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影响建筑垃圾产业化产业化发展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资源、资金和技术。
(1)资源
资源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源正确数量大无疑会降低企业发展的成本,从而在发展初期具备产业发展的相对优势。
所谓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资源因素,就是指建筑垃圾。目前,我国建筑垃圾产量巨大。我国1999年一2007年已经产生了43.76亿吨建筑垃圾。若按照西方国家平均70%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则仅仅这9年间可以投入建筑垃圾处理产业的“资源”就有30.63亿吨。今后数年将是我国建筑垃圾产量高速增长期,目前正是发展建筑垃圾处理产业的大好时机。但是不同地区建筑垃圾产生的数量差别很大,经济发达地区住宅、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建筑垃圾产量较大,其产业化发展具有规模优势;相反,欠发达地区,建筑行业发展较慢,建筑垃圾数量往往达不到规模生产的要求。应此,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建筑垃圾处理产业。
此外,各地区不同的建筑垃圾组分也会影响建筑垃圾产业的发展。占组分较多的建筑垃圾便于集中回收、可降低生产成本,产业发展具有规模效应。从目前我国统计的数据来看,废弃混凝土和废砖所占比重较大。在施工垃圾中废混凝土和废砖比例30%~60%,在拆除建筑物中混凝土和砖占到了65%~85%,装饰垃圾中废混凝土和废砖也是主要成份。因此,从全国来看废弃混凝土和废砖再利用产业是目前建筑垃圾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2)资金
资金保障建筑垃圾处理实现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资金投入用于添置、更新、改造设备和设施,在口常生产管理中需要大量的资金维持运转。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对资金需求较大。据悉,四川崇州目前正引进一条年处理能力达30万吨的建筑垃圾处理生产线,这条生产线需要崇州建设局投入4000万元财政资金。目前解决产业资金需求问题的主要途径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政府投资建设经营模式弊端很明显,政府在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建设中,以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主,通常没有建立投入产出与经济成本核算机制,投资往往不计成本,造成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投资的经济性、规模的合理性、工艺的先进性或适应性以及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等往往得不到深入的研究和论证,此外,政府财政包揽的投资模式不利于调动社会和市场的积极性,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能不能满足产业发展资金需求。
(3)技术创新
技术水平往往影响到产业的投入产出比,成熟、先进的技术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使产业的经济生产力水平得到改善,同等的投资会带来更多的回报,从而吸纳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