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处理就被直接运到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堆放和填埋则需耗用大量的征地、垃圾清运等建设投资,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扬尘又加重了环境污染。在现代都市朝着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今天,大量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正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我国经济还比较落后,工程建设中还以砂、石、砖等传统材料为主。每年因取土制砖要有十几万亩良田遭到破坏,由于采砂、采石每年要有大片的山林草场被毁。其结果是,一方面是人类的建设生产的大量垃圾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另一方面是人类对建材的需求在破坏着人类的环境。地球上许多资源是能不再生资源,作为建筑材料最大宗的水泥和混凝土材料,其原材料同样也存在短缺问题。
建筑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也可直接用于加固软土地基。其原理是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无机材料形成散状材料桩,通过重锤冲击使桩与桩间土相互作用,形成复合地基,进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地作用。建筑垃圾夯扩桩施工简便、承载力高、造价低,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如新填筑地基、杂填土地基、粉土路基、淤泥路基和软弱土路基等。因此,再生集料在我国的公路工程、铁路工程、城市街道工程和广场建设工程等应优先考虑,既可以防止或减少固体污染,又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美化环境。
废砖石和砂浆与普通水泥混合,再添加辅助材料,可生产轻质砌块;废旧水泥、砖、石、沙等经过配置处理,可制作成空心砖、实心砖、建筑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等,其产品与粘土砖相比,具有抗压强度高、耐磨、吸水性小、质轻、保温、隔音效果好等优点。利用建筑垃圾制造各种砖和建筑砌块的技术,已被许多大专院校和环保科技公司研发成功。而且经研究表明,建筑废料制成的砖和砌块不含任何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成分。